创新产业人才培育篇

创新产业人才培育篇

2018-08-31 10:08:46  浏览次数:3949

创新,不仅仅局限于政府创新、企业创新,而是全社会的创新。

创新建设的过程包含组织架构、整体规划运作、制度保障,和区域单位统筹协作。

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创建陆家嘴特色创业服务社区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推动着创新。陆家嘴社区促进就业创业联席会办公室根据街道整体工作部署,通过创新环境的建设,培育促进就业创业的新动力。

一、社区创业背景情况

通过走访调研,我们发现从整体上看,社区青年创业率不高,青年创业的成功率也不高。影响青年创业动力和能力的因素主要有,

1、缺乏创业意识,不知道如何创业,不知道做点什么,内心没有目标;

2、自身缺乏进取心,有懒惰和靠、等、要的心态;

3、有创业意向者又往往缺乏创业资金,感觉创业有投入,没收入,风险很大;

4、缺乏创业知识,虽大学毕业,但未获得完整的通识教育,知识点狭窄,且不深;

5、缺乏创业能力,没有经过一定培训,缺乏驾驭市场的能力,甚至根本不了解市场情况;

6、缺乏获取创业信息和政策的渠道,感觉创业很孤立。而在就业选择上,大多数人的目标不是很明确,对薪酬要求高,但多数有眼高手低的现象,不愿意从事社区物业、环境卫生等基层服务性工作。

从政府支持和服务领域,我们对就业渠道的拓展力量也在逐渐减弱,原因一是市场多元化的发展,原先就业岗位的饱和与消减,二是就业者的心态受社会影响也显多元化趋势。

在创业扶持领域,我们缺乏扶持青年创业创新的政策,新区的政策往往是针对企业、园区,很多与街道实际工作相符,街道在创业扶持资源整合上也缺少办法,因而没法形成扶持青年创业创新的公共服务体系,也就没有金融服务配套和物理空间建设的投入。

从社会层面上看,虽然万众创新大众创业的氛围逐渐浓厚,但就社区青年创业创新的环境条件尚不足,支持青年创业创新的社会资源不足。

二、广开合作大门,多渠道多角度拓展就业创业空间

1、街道社区服务办拓展传统工作模式,主要针对就业困难群体,全方位努力开展就业促进工作。认定困难就业人员,开展重点启航人员安置工作;举办社区招聘会,搭建招工就业平台;开展见习基地建设工作。

2、为创造社区创新创业环境,街道在学习各地创业孵化器模式的基础上,根据社区实际营造创新部落建设。建设陆家嘴部落,为创业者提供工作场地、培训指导、资本对接等常规服务。陆家嘴部落对创业团队首期资金扶持公式为:2万元+(0.2~0.5)万元×团队人数×项目孵化月数(其中,2万指的是项目开办费,“0.2~0.5万元”是指根据项目情况给予创业团队的月生活补贴)。创业工作组进入孵化程序后,其在孵化期内不仅免费享有办公场地及支持服务,团队成员还有平台给予的不低于上海最低工资的生活补助,创业者将没有后顾之忧参与创新工作。

3、大力开展科技创新宣传活动,营造人人可参与的创新氛围。2016年,以“为幸福生活而设计”主题举办上海设计大赛,开展项目竞赛、展览、峰会、论坛、研讨会等一系列活动。建设智慧社区市民体验科普基地,将科技应用融入智慧社区建设中。

三、建立新兴产业项目培育逻辑

智慧社区项目建设如果仅仅停留在技术使用和项目的累加聚集,那将是短暂的。因此,在设计项目的时候,一定是将其与产业发展结合。一方面使用新技术的结果将会提升我们服务于管理的效能,另一方面,使用新技术、新系统的过程,也是对创新产业的培育过程。

陆家嘴智慧社区建设中将项目与产业发展的逻辑相关联。比如在建设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时,同步考虑的是健康终端的研发应用、人工智能探索性研发应用,2016年,围绕健康服务和为老服务,智慧社区建设中同时申请了生活健康状态监测系统、自发热的穴位贴片、无创末梢血管应急变化监测、安全提示智能垫等专利。并且融入了量子力学在人体健康领域的应用。

在开展社区管理项目应用的同时,申请了救援志愿者安全衣、一种设有北斗芯片的车牌系统等专利。

具体项目与新兴产业发展逻辑

序号

项目

产业方向

内容

1

社区信息库

社区数据门户

整合社区内所有数据。并将非隐私部分向社会公开,吸引社会运行数据交换(类似国家数据门户)。

2

智慧城市卡

诚信服务体系

首先是身份识别,此与信息库相关。建立新劳动积分评价体系。

3

公共服务平台

社区服务一体化

实现消费即保障、消费即创造的概念模式,在社区建立商品特供平台。

4

公共管理平台

智慧政府建设

一是政府内部OA系统;二是网格平台和数字门牌管理系统;三是建立社会治理自治培育模式。

5

社区健康管理

健康中心

建设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立医保伴侣众保平台,建设量子科技应用康复中心。

6

为老服务领域

为老服务体系及相应产品

建设“天、地、人”为老服务体系,开发、整合为老服务产品,并入户。

7

创新教育领域

国际联合大学堂

引进全球教授(教授每年来中国1至3月),组建专家工作站,通过教授群带来人才群,通过项目群,带来资源资本群。

8

创新文化

陆家嘴部落

创新孵化平台,知识产权应用整合平台

TOPS平台

TOPS是演播室,也是创新品牌塑造,类似TED

9

公益加商业

项目

为振兴家乡服务

建设全球申请虚拟陆家嘴居民的平台,伴随陆家嘴模式在全国推介,吸引全球华人资金建设原籍家乡(扶贫项目)。

善行平台

通过观看广告获取收益,收益的累积用于公益项目建设。


建设陆家嘴国际联合大学堂,建立创新人才培育机制

创新型国家需要全区域的创新激发、新兴产业的蓬勃发展和每个人智慧的释放。如何在整个区域范围内营造创新氛围、创新文化,建立创新培育制度?如何将全民综合素质提升、智慧释放与国家创新发展、城市创新型建设相融合?

陆家嘴国际联合大学堂(以下简称,大学堂),源于2015年浦东发起的“我为浦东建设献一策”活动,该建议入围前20名的项目。

陆家嘴国际联合大学堂,是一所开放式、以创造力为核心的新型大学模式。


建立创造力人才的培育模式的关键之一是集合全世界的智慧,吸引全球各领域的教授、学术带头人、企业家定期定点集中授课,或开展交流促进活动。

陆家嘴国际联合大学堂,本着“塑造一个人,培养一批人,带动一群人,影响一代人”理念,和“传播知识,塑造人生,追求文明”的宗旨,将建设一所面向全体社会成员开展非学历创新教育和创新实践培育场。

大学堂的一期建设目标是,引进全球1000位教授及学者,通过教授群,引入项目群,带来资本资源群。区别于现有人才引进的方式,大学堂将在国家相关部门的指导下,联合每位教授学者,建设专家工作站,专家可根据自己时间,在大学堂的组织下来中国,开展研究及培训工作,在职教授,可利用休假期,退休教授可根据自己的自由时间来安排。大学堂根据专家的研究项目与课题,组建项目工作组,项目工作组在全社会领域开展相关技术研发和培训工作。


大学堂以培养学员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关注学员的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新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能力等各方面。学员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研究方向选择工作组,参与学习与实践。学员入学无需考试,大学堂对每位学员开展实名制管理与服务,根据学员参与学习及实践情况予以学分评价,大学堂也不颁发传统意义上的大学文凭,但会根据学员学分情况,提供学员创新评价报告。

大学堂将建立创新评价体系,对学员没有年龄限制,从出生开始,只要其加入大学堂,都会获得独立的学籍号,伴随终生,学员无论是参与大学堂的线上、线下的教学活动,

还是参加与大学堂共建单位所组织的学习、培训活动,或者递交其在国际、国内所获奖项、荣誉的证明,都将获得大学堂创新学分的认证。创新学分的累积,将获得其基本社会保障补充福利,和参与国内外新机会的入场券及奖学金。

全面实行“创造力教育”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前提,培养创新型国家所需人才的教育模式就是“创造力教育”模式。

陆家嘴国际联合大学堂的使命是探索如何提高每一个人的创新能力的模式,搭建一个创新培育的平台,目标是将整个中国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培育的孵化器。


开展“为振兴家乡服务”项目

2021年,在建党100周年时,中国要实现全面小康建设

自2016年7月始,伴随着陆家嘴智慧社区建设,已经成立有“生命健康管理与服务”、“生物色彩波科技应用”、 “生态农业能量科学”、“区块链研究及技术应用”、“大数据科学应用”、“城市设计”、“电影文化与科技应用”、“人工智能应用”、“社区扶贫惠民工程——振兴家乡博士后工作站”、“信息能量医学”、“生态建筑”、 “海峡音乐人文交流”、“人体空间设计”、“资商思维” 等14个专家工作站,各工作站均由上海陆家嘴智慧社区信息发展中心与相关专家教授联合成立,开展科学研究、创新项目培育,和产品孵化工作。

(为振兴家乡服务项目示意图)


相关阅读

一、理念与格局

二、模式与内容

三、陆家嘴社区治理指数标准

四、陆家嘴区域化党建

五、陆家嘴智慧社区建设

六、智慧政务篇

          陆家嘴社区数据门户(综合数据库)

          陆家嘴街道“全岗通”(全科社工)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七、打造社区15分钟生活圈

八、探索中国医疗体制改革的补充方案

九、探索“家园与家院对接”的社区养老照护圈

十、社会动员公益服务篇

          落实规划参与权,推动社区微更新

          陆家嘴社区基金会参与社区治理

          通过自治项目培育,激发群众参与社会治理的热情

          社区志愿者服务平台建设

十一、城市精细化管理

十二、加强社区文联能力建设,推进街道公共文化服务社会化运作

十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证体系建设

十四、创新产业人才培育篇